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代言)有限公司-SoG百科

教务处

0554-5693208

0554-5693225

专业建设
规章制度
专业建设
教研教改
质量监控
技能大赛
下载中心
通知公告
教学安排
教学成果
课堂教学

专业建设

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量: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6903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
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举例

轻纺食品类
07)

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595)、质检技术服务(745)、农副产品食品加工(13)

(粮油)仓储管理员(4-02-06-01)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4-08-05-01)

粮油仓储管理
粮油质量检验

(粮油)仓储管理员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粮食、食品等行业的粮油仓储管理、农产品食品检验等职业(岗位)群,能够从事粮油运输管理与出入库作业、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粮油质量检验、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结协作、严谨认真、廉洁公正、保守秘密;
4.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5.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粮油储藏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
4.掌握粮油检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
5.熟悉粮油储藏、检验与检测常用仪器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等知识;
6.掌握粮库智能化相关信息管理知识;
7.熟悉粮油储藏、检验与检测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三)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查阅和使用粮油储藏、粮油质量检验等粮食类技术资料;
4.能够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农产品食品检验等职业国家、行业相关标准;
5.能够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计划,按岗位责任制及文明生产的要求参与生产作业过程;
6.能够独立完成粮油运输管理与出入库作业、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等工作;
7.能够独立完成粮食质量检验、油料油脂质量检验以及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
8.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9.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训、中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可将历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艺术、应用写作、数学、化学、外语、信息技术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216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44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44

8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8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80

10

艺术(音乐、美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12

公共选修课

粮油法规、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其它

72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自主确定课程名称,但应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粮油职业认知、粮油电工电子基础、粮油机械基础、粮油化学基础、粮油储藏基础、粮油检验基础等6 门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粮油出入库作业、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粮食检验技术、油料油脂检验技术、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6 门课程。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粮油储检安全生产、粮油市场营销、粮油加工基础知识、粮食物流、食品营养与卫生、绿色储粮新技术、粮仓机械、粮油信息管理等8 门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参考
学时

1

粮油出入库作业

主要粮油品种收购质量的国家政策、标准和企业要求;粮油出入库工艺与作业流程、粮油出入库的准备;组织监督入库粮油的数量和质量、规范装卸和合理堆放;进行库区清洁卫生防治作业;按要求履行出入库手续、填写保管账卡、建立储粮档案。满足《(粮油)仓储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

72

2

粮情检查

粮情检查各项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及要求;根据粮情检查方案,组织实施储粮温度、湿度、水分、气体、害虫等粮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粮情综合分析,预测粮情变化趋势,发现储粮安全隐患。满足《(粮油)仓储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

216

3

粮情控制与处理

采用就仓干燥、机械通风、机械烘干等技术控制储粮水分;综合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防治储粮有害生物;根据粮情控制与处理方案和粮情检查与分析的结果,判断实施储粮通风、气调、熏蒸作业的时机和评估效果;利用“四合一”等新技术、新方法实现节能减损、绿色环保储粮。满足《(粮油)仓储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

216

4

粮食检验技术

依据国家、行业相关粮食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对原粮、粮食加工在制品和成品粮进行质量检验。满足《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

108

5

油料油脂检验技术

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油料油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对原料、毛油、成品油进行质量检验。满足《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

108

6

粮油质量安全检测

依据国家、行业相关粮食、油料油脂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对粮油中真菌毒素、重金属残留量、农药残留量等常见污染物进行检测;掌握行业企业必备的新型检测技术。满足《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

108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在校内外进行职业认知、粮油运输管理与出入库、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粮食与油料油脂质量检验、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综合实训。在粮食行业的粮油仓储、加工等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中等职业院校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四)相关要求
    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教学进程计划

系:食品工程系  专业: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  生源:初中  学制:3年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年

学时

学分

课程
性质

考试
类别

学期

1

2

3

4

5

6

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理论

168

168

96

96

96

0

实践

252

252

384

384

264

600






必修
课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2

2

理论

考查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6

2

理论

考查

3

哲学与人生



2




36

2

理论

考查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6

2

理论

考查

5

体育与健康

2

2

2

2

2


172

10

一体化

考查

6

信息技术

4

2





100

6

一体化

考查

7

语文

4

4

2

2



208

12

理论

考试

8

数学

4

2





80

6

理论

考试

9

英语

2

2

2




104

6

理论

考查

10

应用文





2


32

2

理论

考查

11

历史

2

2





68

4

理论

考查

12

艺术(音乐/美术)




2



36

2

理论

考查


小计

20

16

8

8

4


960

56



选修
课程

13

普通话





2


28

2

一体化

考查

14

书法(中华传统文化)




2



36

2

一体化

考查

15

演讲与口才



2




36

2

一体化

考查














小计



2

2

2


108

6









专业
基础
课程

16

化学

6






96

6

一体化

考试

17

物理/电工


4





72

4

一体化

考试

18

谷物概论

2






32

2

一体化

考试

19

分析化学


6





96

6

一体化

考试

20

粮食物流









一体化

考查

21

食品制作基础知识









理论

考查


小计

8

10





296

18



专业
核心
课程

22

储粮害虫与防治(中级)



6

6



216

12

一体化

考试

23

储粮害虫与防治(高级)









一体化

考试

24

粮油储藏(中级)



6

6



216

12

一体化

考试

25

粮油储藏(高级)









一体化

考试

26

粮油品质检验(中级)



6

6



216

12

一体化

考试

27

粮油品质检验(高级)









一体化

考试

28

仓储设施管理(中级)



2

2



72

4

一体化

考试

29

仓储设施管理(高级)









一体化

考试

30

粮食流通法





2


28

2

理论

考查


小计



20

20

2


748

42



综合
训练

31

中级工技能鉴定辅导





4W


112

8

一体化


32

高级工技能鉴定辅导









一体化


33

储粮害虫与防治(中级)综合实训





6


84

6

一体化

考试

34

储粮害虫与防治(高级)综合实训









一体化

考试

35

粮油储藏(中级)综合实训





6


84

6

一体化

考试

36

粮油储藏(高级)
综合实训









一体化

考试

37

粮油品质检验(中级)
综合实训





6


84

6

一体化

考试

38

粮油品质检验(高级)
综合实训









一体化

考试

39

仓储设施管理(中级)
综合实训





2


28

2

一体化

考试

40

仓储设施管理(高级)
综合实训









一体化

考试

41

顶岗实习






20W

600

38

一体化



小计





20


394

66



能力
拓展
课程

限选

42

仪器分析







36

2

一体化

考查

43

粮油加工知识





2


28

2

理论

考查

任选

44

储粮微生物


4





64

4

一体化

考查

45

专业英语


2





36

2

理论

考查

46

粮油食品卫生检验





2


28

2

一体化

考查


小计


2



2


64

10



其它
教育
活动

入学教育与军训

2W







2



社会实践

1W

1W

1W

1W

1W



8



考试

1W

1W

1W

1W

1W






机动

2W

2W

2W

2W

2W






周学时数

28

28

28

28

28






每学期课程门数

8

8

7

7

9






学时总计

504

504

504

504

504

600

3120

208



 

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年

学期

教学
时间

入学教育
军训

社会
实践

技能
鉴定

顶岗
实习

成绩
考核

合计

1

16

2

1



1

20

2

18


1



1

20

3

18


1



1

20

4

18


1



1

20

5

14


1

4


1

20

6





20


20

总计


84

2

5

4

20

5

120

 

说明:1.本方案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40周(含社会实践、复习考试及机动),假期12周;除顶岗实习外,每学期实际纯教学周数为18周;
    2.建议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3.本方案专业拓展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可安排在正常教学时间内或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开设;
    4.学分与学时的换算,16~18学时折合为1学分。最低学分需取得160学分,本方案总学分数为208学分;
    5.语文3、4学期为考查课。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具有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粮食行业、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粮食行业企业,了解粮食行业企业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粮油仓储企业或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粮油加工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对教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提出有关要求。)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计算机(主流配置)、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粮食微生物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生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灭菌器、恒温干燥箱、电冰箱等仪器设备。用于培养基制作、粮食微生物接种、培养和鉴别(检验)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2)储粮害虫识别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体视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恒温干燥箱、储粮害虫标本等仪器设备。用于储粮害虫生活习性观察、标本制作、种类鉴别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3)粮油出入库作业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喷雾器、背负式喷粉机、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手持式粮食扦样器、油脂扦样器等仪器设备。用于清洁卫生防治、粮油出入库作业、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4)粮情检查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百叶箱、数字式电子测温表、测氧仪、二氧化碳测定仪、磷化氢气体检测仪、空气呼吸器、快速水分测定仪、奥式气体分析仪、风速仪等仪器设备。用于储粮温度、湿度、水分、气体成份、害虫等项目的粮情检查作业,粮情分析、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5)粮情控制与处理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离心通风机、轴流通风机、环流风机、单管通风机、空调机、磷化氢气体检测仪、空气呼吸器、测氧仪、二氧化碳测定仪、快速水分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用于机械通风、粮食烘干、环流熏蒸、气调储藏,仓房(或粮堆)密封隔热处理、气密性检测,储粮温度、水分控制,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6)粮油检验基础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恒温水浴锅、恒温干燥箱、电子分析天平、电热蒸馏水器、各种玻璃仪器等仪器设备。用于配制试剂、试样称量、溶液标定和仪器校准,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7)粮油物理检验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电子天平、电动筛选器、分样器、容重器、实验砻谷机、实验辗米机、电动粉碎机、旋风磨、磁性金属物测定器、面筋测定仪、降落值仪、粘度仪等仪器设备。用于粮食、油料、油脂各物理检验指标检测,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8)粮油化学检验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振荡器、旋风磨、通风橱、电热蒸馏水器等仪器设备。用于脂肪酸值、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等项目的检测,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9)粮油质量安全检测实训室
    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通风橱、酶标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振荡器、旋风磨、电动粉碎机、电子天平等仪器设备。用于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残留量等项目的检测,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的实训教学。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职业认知、粮油运输管理与出入库、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粮食与油料油脂质量检验、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粮油仓储管理、粮油质量检验、粮油购销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粮食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的法律法规、质量和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中国粮油学报》、《粮食储藏》、《粮油食品科技》、《粮油加工》等专业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家长、行业企业参与。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各系部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和各系部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学校和各系部建立教师定期培训机制,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定期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5.各系部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鼓励发挥教师各自的领域优势,采用模块化排课,多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学校和各系部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或新型学徒制模式,使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下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九、毕业要求
学生达到以下要求,准予毕业:
1.修学年限2-6年。
2.思想品德评价合格;
3.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或修满160学分;
4.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实习鉴定合格。



XML 地图